JJ Fang 2021.7.17
在投資業的生涯中,從創投產業到天使投資,至少看過上千件募資案,對大部分的創業者而言通常是第一次募資,但對大部分的投資人而言卻是眾多募資案之一,在案件眾多的情況下,投資人不盡然會一一回覆不投資的理由,因此常見創業團隊花許多時間,卻以不太好的募資策略向不適合的投資人募資。
1. 募資時機
首先必須瞭解,創業者中往往是極少數的人可以拿到非3F ( Family, Friend and fool. ) 的資金,因此要說服任何投資人,一定要提出準備程度及所創造出來的價值超越相同階段團隊之說明。若產品還沒上線,沒營運數字,只拿簡報募資,在任何市場募資成功率都很低。其有例外者,通常會是連續創業家、黃金團隊或有特殊資源者。
當創業者心中覺得,若自己有足夠資金,根本不會願意在這個時間稀釋股份,往往這樣的心態出來了,募資才容易順利。因此能吸引資金的,並非拿投資人的資金來探索商業模式或增加存活時間,而是利用投資人的資金加速來實現已經規劃好的心中藍圖,意即運用資本的力量,讓公司進入下一個層級。所以募資的時機一定不是資金快用完的時候,通常是還不需要募資的時候,反而是最好募資的時機。
2. 募資的策略
決定要募資後,至少需談論到兩個數字,一是募集多少資金,二是公司估值(或投資人占多少百分比)。
(1) 募資金額:業界通常會建議創業團隊募集的資金最好要滿足18~24個月的費用支出,但我會建議以需要多少資金可做到明顯的里程碑為募資金額之依據,這也就代表著規畫本次募資的同時,要考慮下一次募資可能會遇到的狀況。若募太少,在營運狀況沒特別改變的時候就需要進行下一次募資,這對於原始投資人跟接下來的募資條件都不好,但也不要有一次將未來三四年所需要的資金先募集起來的想法,一來是現階段就會稀釋大量的股權,二來是公司的價值沒有機會隨著發展階段而呈現出來,且當沒有短期資金壓力的情況下,業務也較不會積極突破。
(2) 估值:當公司進入成長期,通常就會有財務數字可當作估值的依據。公司還在早期通常較無法用財務數字作依據,但提出估值的依據仍是必須的。不管是用什麼方法,必須明白一點是,對於創業團隊而言,創業公司是唯一,但對於投資人而言一定是選項之一。
因此雖然不會有完全一模一樣的公司,但對投資人來說,仍有成千上百的評估經驗可以當作參考依據,如果團隊狀態、市場機會及業務狀態跟估值不匹配時,自然最後要談成投資的機會就很低。最常會看到的狀況是創業不久,團隊、產品跟技術都有一定的水準,但市場還沒充分驗證,就想募集1-2M美金,讓投資人佔10%。這時候可以評估一下其他公司的市值達10~20M美金的時候,那些公司的階段大概在哪些位置,因為投資人心中很容易跑出很多投資經驗來類比,當然會發現有很多業務進度領先好幾年的公司募資估值也差不多在此之間。
當然,估值並非投資的唯一條件,但在投資人與團隊對於價值的認知差異不大後,才會有CB、Safe、特別股等工具去縮短投資人與團隊在估值及風險的認知落差。另一種情況是讓特定人以非常少的投資金額佔一定的持股份額,但隔沒多久又需要募資一大筆錢,例如剛讓特定人100K美金佔15%的股權,但資金明顯不夠團隊使用,下個月希望募1M美金佔10%股權,這無疑是讓價值的陳述陷入困境。
3. 募資對象
當我們在尋找投資人的時候,也必須先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思考,投資人為何願意投資我們及投資這個階段的團隊? 投資人追求的是什麼? 適合該投資人的投資金額是多少? 預期報酬是什麼?在整個基金這個案子的角色是什麼? 才不會一直在不適合的投資人身上花太多時間。
(1) 創投基金:必須了解基金的投資屬性、決策流程、平均投資金額。若該基金最小投資金額是100萬美金,又希望投資不超過該輪投資額度的50%,意味著募資金額超過200萬美金適合該基金。每個基金的組織架構不同,因此決策的流程也並不相同,從創業團隊一開始互動的評估同仁到最後可以決定的投資層級,是創業者可以事先了解的。
(2) 企業創投:大部分的企業投資策略目的在於投資報酬,因此必須先理解團隊的業務跟該企業合作的綜效。另外也必須了解該企業願意投資的心態,是為了取得壟斷的關鍵技術、擴大合作深度還是純粹財務投資為考量,最後要考量是否會有競業議題而無法與其他客戶合作。此外,常見投資人最後會落入一個討論,不投資也可以合作,那為什麼要投資?
(3) 天使投資:
3F-Family, Friend and Fool- 除了家人外,這類型投資人大部分相信的是創辦人的特質,由過去職場互動經驗相信此創辦人會成功因此給予支持,不會去計較或討論估值或權利義務。
有資金/資源的策略合作夥伴- 通常此類的投資人並非專職在做投資的人,但因為在募資團隊的上下游,或對於行業的了解跟團隊的信任,在團隊邀約下有機會參與投資,因此建議團隊募資過程可多試探有業務合作的夥伴們,都有機會成為第一個天使投資人。
個人天使投資人- 在國外的天使投資人大部分都是有出場經驗的創業家,台灣雖在製造業時期有很多成功的創業家,但一來大部分那些創業家都還在一線打拼,二來是以製造業時期的成功經驗來衡量現在大多的新經濟產業創業,部分會覺得不踏實,所以目前觀察起來還是很難把資源跟經驗作傳承。
天使投資組織- 是將一群願意把資金與資源放在早期投資的人組合而成的組織,不管過去的背景是創業還是專業經理人,都已經決心參與早期投資的戰場。以AVA天使投資為例,投資人的背景有創業、實業、專業經理人與有上市及新創投資經驗的人組成, 因此對於創業團隊不只是能有資金的投入,還有機會提供多種資源的鏈結及經驗上的交流。以目前完成的一些投資案為例,投資人在OMO及數位轉型的議題上有相當多的投資及實務經驗,很多經驗是可以跨產業別來應用及延伸的,當策略及方向正確,團隊進步的速度都會倍數成長。
總結
創業不容易,募資更不容易,別讓不合理的事增加了募資的障礙。即使過高的估值募資成功,意味著投資人也懷著過高的期待開始陪伴,一路上壓力與關係也不會太健康。過低的估值被投資,也會一路覺得被占便宜。創業者都是令人敬佩的,因為通常是在一件完成投資人本身無法實踐之事,投資人也沒有真正的好或壞,只有適不適合,若能找到適合的投資人,都將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價值會被創造出來。
Comments